为帮助课教师教研室新任(入)职教师尽快熟悉与适应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使命担当》课程教学规律、教学规范等方面要求,提升新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规范意识与教研科研能力,加强新老教师之间教学理念、方法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党小组、教研室于马院会议室举行新任(入)职教师与资深教师教学交流会。交流活动基于四个方面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梁晓彬老师主持本次交流会。
梁晓彬老师就近期教研室工作做了安排与说明;介绍了《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使命担当》课程的教学、管理规范等;提醒新教师注意学生整体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分析,注意不同学制、不同生源对教学的影响,以清单形式列举出教师应完成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任务、教研室开展的教科研、实践教学、教学比赛等活动,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科研比赛与评比。
宁晓菊教授从研读教材,紧扣教材章节、备学生、教学实施、课堂互动、实践教学程序化等方面阐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原则。
郑向东教授从科研心路与科研心得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科研历程。
姜亚倩老师以“大思政视域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经验”为题,从“党史文化进课堂,提升理论厚度”与“现实问题进课堂、增强理论的效度”两个角度,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教学经验。
方瑜聪老师从学生心理与教学角度,分享自己在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基础上运用“不服心理、好奇心理、八卦心理”等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具体做法。
张夏青老师从课堂实践活动与互动、信息化技术运用、传统文化角度分享了教学与科研的经验。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瑞清做了总结讲话,从科研等方面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
交流会气氛活跃,新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资深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以最大努力搞好《思想道德与法治》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使命担当》的教学与科研,以积极进取姿态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梁晓彬 图/黄瑾婵 审核:李瑞清)